close

 

改變,究竟有多難呢? (上)的雙胞胎實驗,我們再次明白:
遺傳基因在人格形成占盡上風(孕期到3歲間,baby的人格已完成80%),
但不應該概括這種平均值的錯誤(認為變化是不可能的),
而是積極的去研究可行的方法,才是追求幸福感的真諦。

Tal不但強調要把焦點放在研究可行的方法,而且建議大家去研究最優秀的個體,
也就是Abraham Maslow提出的「成長尖端統計學(growing-tip statistics)」。
他說:「讓我們學習聖人(非凡的人),這樣可以讓我們發現人類的潛能。」

好比你要知道人類最快能跑多快,不是去統計所有人跑步的速度,而是應該去收集田徑奧運金牌選手的跑步資料。



About劍橋・薩默維爾研究

這是一項由美國劍橋、哈佛、麻省理工等頂尖優秀的科學家、研究人員、精神病專家和心理學家等共同進行的「勞斯萊斯干預計畫」。
5年裡,他們帶著大筆資源和美好的善意,試圖去正面改變250名受害學童(實驗組),並找了250名一般正常孩童做對照組。經過40年後的追蹤結果是:他們的干預完全失敗;不僅沒有實現正面的改變,還出現了負面的影響。
1. 干預阻和對照組的少年犯罪並沒有區別。
2. 干預阻的酗酒比例明顯比對照組高。
3. 未被干預的對照組孩子長大後,在職場獲得升遷的比例較高。

很明顯的,改變是有困難的;但改變也的確是可行的。
1. 已有大量的學者和研究數據都成功的實踐了改變。
2. 不是擺脫消極,就會變得積極;不是想改變,改變就自然發生,
    或者朝著自己想要的結果發生,而是要向更高水平、擁有更高幸福感的成功者去學習、去實踐。
    

 

thCA9309OQ.jpg  

【御瑄的改變法寶】
這個實驗裡,250位受害學童在接受正面干預之後,不但沒有往正向發展,有些甚至出現更負面的反應;而另250位正常兒童,雖然沒有接受正面干預,但是仍然能正常發展。
大家想想,這兩組孩子在幼兒期,是分別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中長大,受害兒童的幼年大多受到許多負面的管教或打擊,他們的深層人格裡,充滿了恨意與敵意,所以當他們受到正面干預,就出現反擊、抗拒、甚至更往負面發展。

請注意,他們受到的是正面干預,但是他們已經建立起一套負面的自我防禦機制,所以這些正面干預雖然很溫暖、充滿愛,但對他們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。


無論干預的結果如何,至少證明人是可以改變的,只是到底有沒有找出正確的方向,有沒有正確的方法。

所謂正確的方向,就是要了解自我防禦機制存在的位置,也就是要明白潛意識的重要性

御瑄也相信,如果當時對另外一組正常的孩子、也給予正面干預,他們的成就和表現一定會傑出優秀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楊子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