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7.jpg  

也許你會問:
什麼是"積極"?什麼又是"消極"?
哈佛幸福名師Tal Ben Shaha說:「擺脫消極,不代表就會積極。」


真正的積極是,遇到消極的事情時(例如失敗、挫折、痛苦……),能夠很快地更新、忽略或拋棄訊息,並主動地創造一種讓現狀更好的思維和行動。
積極的人明白:這個世界不會事事順利、樣樣如願;但我們可以扭轉不如意的事,一切會變得順利的,一切不好的事情也都會過去的。
積極的人比較長壽,也比較能夠擁有幸福感。

 

而你,不是不積極,也不是先天消極,只是大環境的媒體把大家都引導到消極裡去。一天24小時所播送的新聞都是負面的,是壞人如何做壞事、壞事如何發生、壞消息如何如何……,我們長期曝曬在壞消息中,學會關注壞消息了。
關注創造現實。

 

 

 不過,在眾多壞消息哩,還是有人可以突破重圍,締造佳績、創造美好消息。
通常,這些人是積極的、樂觀的,他們尤其是現實(積極)的樂觀主義者。


他們懂得關注美好
有個朋友花了一個多小時,穿越森林去造訪海倫凱勒,途中,朋友說他什麼也沒有發現,這讓海倫凱勒非常訝異,她說:「我雖然看不見,但知道那片森林有著精美對稱的葉子、有著粗糙的松樹樹皮……,希望大家都可以充分的運用您的每一種感官、每一面美好,去感覺這周遭的一切美麗事物。」

他們總是正向思考
愛迪生在發明燈泡以前,做了不下5000次的實驗;媒體揶揄他:「您做了5000次實驗都失敗了,您有何看法
愛迪生說:「我沒有做過任何失敗的實驗,那5000次實驗讓我成功的知道:那5000種方法是行不通的。」

 

【御瑄與您關注美好】
每天花一點時間觀察周遭,留意感動的事、創造感人的事。
讓我們"學習"關注美好、"練習"關注美好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楊子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